教育研讨

建校70余载的“学在华科大”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01     点击:

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校园,这里绿荫葱茏、幽雅闲静、书声飞扬,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和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氛围。华科大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建校70余年来,学校以团结进取的办学风格、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取得跨越发展,快速跻身于国内高校综合排名前列。

回顾学校70余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立德树人史,更是一部教育教学改革史。追寻历史脉络,一个个“学在华科大”的故事历久弥新,其蕴藏的精神内涵,仍是华科人今天走好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力量源泉。

建校之初:夯实教风、学风基础

1952年,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工业建设人才,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武汉建立一所新中国自己的大学——华中工学院,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

建校初期的学校南一楼

1954年,华中工学院提出口号,要将学校建设成为 “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56年,学校制定了《华中工学院12年远景规划和1956~1960年的综合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发展目标。

学风建设,从培养良好的教风开始。华中工学院建校之初就形成较好的教学风气,教师亲自带学生到工厂实习教学,春节期间仍然有教师不休息,在单位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优良品质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带学生到工厂实习

华中工学院院刊刊登李子祥与张勇传师徒事迹

为了更好地交流教学经验,当时在教师中间采用以老带新的办法,积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勇传教授在建校初期还是一名青年教师,他的“师傅”便是华中工学院最早一批教授之一的李子祥。电力系李子祥教授于1927年留学法国,1934年回国后一直在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张勇传于1957年从华中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李子祥教授的助手,两人互相帮助,共同钻研,在学术上共同进步,取得较好的成绩。两人共事期间,张勇传以徒弟身份自居,李子祥教授也将自己数十年积累的科学知识和治学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张勇传。师徒两人的典型事例在校园内成为一段佳话,同时也激励了更多学校师生。

建校伊始,学校就开始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推行新的教学方式,建立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整套互相衔接的教学环节,培养严谨的学风。从1954到1958年,通过全校干部师生的辛勤付出,学校在短短四年内即全面完成了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实习和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校教学质量全面达标。

华中工学院教学楼内授课场景

由于教风好,学风好,教学质量好,学校社会声誉显著提高。1960年10月,华中工学院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改革发展:转变学科结构,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开放后,华中工学院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实现了从工科院校转变为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从本科教学为主转变为本科研究生教育并重,从教学为主转变为科研教学并重的三个转变。这次转型,为华中工学院在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80年代,在认真分析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研究了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新动向的基础上,学校于1986年正式提出了“坚持改革、着重提高,为把我校建设成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的目标”。学校党委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的同时,明确提出“从严管理,严活结合”的方针。

“严”是指坚持从严治校,其中既有“软指标”,又有“硬指标”,“软指标”是指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硬指标”指学生学习成绩和纪律、规章制度方面的内容。学校始终坚持既要抓“软”,又要抓“硬”,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校园学风文化。学校特别强调做深入细微的思想工作,强调干部白天要深入课堂,晚上要深入宿舍。另一方面,为加强管理,学校建立了课堂考勤制度、考试作业管理制度、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学生不及格课程数量达到3门以上即要求退学。每天清晨,校园内到处可见晨读的学生。“学在华工”的美誉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学校的学生工作经验曾在湖北省及全国政治思想工作研讨会上交流推广。

学生晨读

学生走进实验室学习

“活”是指开展“第二课堂”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建设、研究活动。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能力和培养创造精神。相对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形式丰富、生动活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成立社会调研小组,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高水平论文的撰写并公开发表。实践证明,通过参加各类学校建设和研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升创造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培养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优良学风。

学生在寝室自修学习

学校同时通过组织大型活动,例如校园评估和教学评估,对全校师生开展校风、学风建设。开展校园评估时,时任学校校长黄树槐亲自担任筹备组组长,严格要求。全校被划分成多个责任区,全校各系每个年级的师生负责一个片区,是各个片区的主人。开展教学评估时,评估组严格考核,考核题目有可能是给大四的学生出大一的数学课程题目,也有可能是抽查往年学生的毕业设计。在这些评估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备战,全身心投入,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思想作风受到很好的教育。经过努力,学校是全国第一个申请并以优秀成绩通过校园评估、教学评估的高校。整个1980年代到1990年代,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纪律严明,学生能力优异,在社会上享有“学在华工”的美誉。

三校合并:“学在华科大”品牌更响亮

1988年,华中工学院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了华中科技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华中科技大学师生接过接力棒,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点,让“学在华科大”的品牌更响亮。

西十二教学楼

东九教学楼

学校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和硬件设施。学校西十二教学楼和东九教学楼分别坐落于学校东西两侧,西十二教学楼落成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大教学楼”,东九楼能容纳2万人同时上课,被称之为“万人自习楼”。每天上课、学习的人们络绎不绝,上学和放学的人群成为校园一景。每晚10点,校园各教学楼自习教室内依旧灯火通明。

学子在工程实践创新中心进行3D打印实践

拥有各种“黑科技”的智慧教室

学校投入上亿元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实践创新中心,构建了四年不断线的工程实践课程体系,目前已接待200余所高校来访。学校不断加强教学环境数字化建设,建设116间智慧教室,提供交互讨论、远程互动、3D互动、VR教学、创新实践等多种教学服务,受到广大师生欢迎,一线教师积极使用智慧教室开展多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

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学校重构了基础教学组织,在教学中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鼓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学科带头人担任课程责任教授,加入课程教学团队。程时杰院士多年坚持给新生讲授“电气工程导论”研讨课,将思想引领融入、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陈孝平院士坚持为本科生讲授“外科学”总论,将“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的人文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名师余龙江教授长期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在国内高校率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实践……

为了进一步推进拔尖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校不懈探索着英才培养模式。学校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构建了自主选择专业的个性化育人体系。学校以“四卓越一拔尖”为重点,勇担人才培养新使命,加快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集成电路学院、学科交叉中心等人才培养“特区”建设。

未来技术学院学子在未来科创学术论坛上进行课程展示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23级新生同上一堂课

为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促进和加强学风建设,同济医学院采取组建“朋辈讲师团”,构建“云端”学风建设新矩阵等多种举措,对同学们进行学业帮扶、实践指导、职业解惑,引导学子聚焦学习主业,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加强自律意识,涵养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实现互促互学、共同发展,打造“学在华科大,学医在同济”更加亮丽的名片。

同济医学院开展“朋辈讲师团”活动

“‘学在华科大’的美誉是一代又一代华科人共同打造的品牌。”如今,一批批莘莘学子慕名来到森林大学求学,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华科人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他们的生动实践,也正在为“学在华科大”的故事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1952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