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思想(Social Welfare Thoughts)》课程是社会工作、社会学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以主流社会福利思想流派为脉络,以著名思想家的思想为主体,以政策现实诠释思想的内涵,凸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思想的地位。课程透过社会福利思想流派,把握社会福利价值理念,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思想的根本特征,把握社会福利思想影响下的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基本理念,以及基本理念影响下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实践模式。
课程负责人及团队
丁建定为社会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学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社会保障制度与理论。他担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持省部级以上重要课题20余项;独著或第一作者出版《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整合与体系完善重大问题研究》等学术著作16部,独著或主编《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等专业教材4种;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他于2021年被中共湖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第九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三、六、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以及湖北省社科奖一等奖、武汉市社科奖一等奖等10余项。
课程组还包括郭林教授、陈斌副教授、谢勇才副教授和王滢琪讲师等。
课程建设理念与举措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突破目前国内该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以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为主的局限,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发展,探索增添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思想教学内容。课程系统阐述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目标、理念、道路的思想理论,扶贫开发以及中国特色民生制度理论。
课程按照“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体现社会福利思想知识掌握、理念把握、制度选择融会贯通,同时在“问题导向”与“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提升课程学习高阶性,结合课程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读书报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模式核心体现为:问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研究为主线。即教师引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习的方向,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讨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分层展开,以历史为纵轴,将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贯穿始终,以不同视角理念为横轴,纵横展开,让学生得以深入认识社会福利思想逐渐拓宽学生对于社会福利思想的认识。课程秉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之中,践行课堂思政”的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扎根实践,富有人文情怀,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生,让社会学真正融入社会。
课程建设与推广应用效果
2000年《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正式开设;2005年,丁建定教授的《社会福利思想》作为国内较高水平的教材正式出版。随后,该课程迎来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丁建定教授的《社会福利思想》教材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并于2009年出版《社会福利思想》(第2版)。2010年该课程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2015年立项为学校本科责任教授课程;2018年立项为中国大学MOOC建设课程;2019年《社会福利思想》中国大学MOOC课程上线运行,《社会福利思想(第三版)》正式出版。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具有高水平教学团队,撰写并出版优秀教材,长期课程教学中提炼的教学理念,按照“两性一度”设计的教学内容,长期贯彻并经过课堂检验的教学方法。课程受到学校教学督导组高度评价,连续五年学生评教分数维持平均分95分左右,收录校级精品课程、本科责任教授课程,并于2021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